三位一体2全人物技能翻译一览

游戏心得 2025-06-29 5
介绍:
  1. 我的电脑配置,能玩三位一体2吗?
  2. 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

我的电脑配置,能玩三位一体2吗?

三位一体2要求是很高。用的是最好的3D引擎,可惜拿来做了个类似于2D的横版过关游戏。。所以开极高画质加抗锯齿确实可能跑不动。还是调低点吧,即使是中画质效果也很好

基本配置:

系统: Windows 7 / Vista / XP

处理器: 2.0 GHz CPU (Dual Core recommended)

内存: 1 GB

硬盘空间: 1.5 GB

显卡: ATi Radeon HD 2400 or NVIDIA GeForce 7600 or better (Shader Model 3.0 needs to be supported)

DirectX®: 9.0c

三位一体2全人物技能翻译一览

声卡: DirectX 9.0c compatible

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

二次核打击,即二次核反击,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是一个国家在遭受敌方一轮核打击之后,还有进行核报复的能力。说具体点,就是在核战争爆发后,由于核捆绑政策,拥核国家相互发射核武器,打击敌方境内所有的有生目标。在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一轮齐射之后,国家的大部分设施会遭到核武器毁灭,但是一些潜伏在隐蔽处的核武器依然处于战备状态,并且立马发射,报复敌方的核打击。

现如今几大核拥有国的核打击方式主要有三类四种方式。

第一,陆基核打击。陆基核打击分为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另外一种则是使用TEL运输车运载,公路机动,无依托发射的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这是固定发射井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阵地,所有设施都建在地表下,且有钢筋混凝土包裹,发射井设置有数米厚的高强度钢质井盖,拥有极强的抗打击能力。同时,导弹发射井一般布置在山脉之间,位置非常隐蔽,虽然不能机动,也拥有出色的战场生存能力。
▼这是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使用TEL运输车运载,最新的TEL运输车集运输,起竖和发射三个功能于一体,战时在我方掩护下沿着公路网机动。不仅可以利用国土延长射程,增强战术灵活性,还能提升战场生存能力。而且,公路机动弹道导弹采用固体燃料,燃料在导弹出厂时就已经填装完毕,不需要在发射时临时加注。这么一来,导弹发射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到达阵地后可以迅速发射,发射完即离开,生存能力比固定式发射井要高一些。
第二,海基核打击。现代海基核打击使用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平台,在战争发生的最开始,弹道导弹核潜艇就会立马离开港口,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前往事先标定的发射阵地待命。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而且水下还有海水作为掩护,所以只要弹道导弹核潜艇噪音足够低,隐蔽性就非常出色,可以避开地方的探测。而且弹道导弹核潜艇执行任务时进入海洋,原理本国国土,不会受到敌方核武器打击。所以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最隐蔽,战场生存能力最强的一种核打击方式,也是各国二次核反击的主要方式。

第三,空基核打击。空基核打击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头,经过上万公里的飞行到达敌方上空,然后投掷核弹头或者发射装备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这种核打击方式是三种核打击方式中最早的一种,也是效率最低,生存能力最差,打击能力最差的一种方式。所以现代战略轰炸机的主要作用其实已经不是核打击,而是核威慑。无论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还是海基的核潜艇都是国之重器,不轻易与人,只有战略轰炸机整天出来转悠,吓唬敌人。
总得来说,承担二次核反击任务的武器装备需要在敌方第一轮疯狂的核打击中存活下来,才有机会进行报复,所以承担二次核反击的武器装备需要极强的隐蔽性和战场生存能力。在三类核打击手段中,陆基和海基都具备出色的战场生存能力。陆基一般是发射井洲际弹道导弹负责第一次核打击,生存能力更强,更灵活的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负责二次核反击。而隐蔽性出色,远离国土的核潜艇一般在第一轮核打击中不会露面,它是二次核反击的主力,也是核大国国家安全的最后基石。

打比方说,咱们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就宣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么一来,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显得重要了。我们的核武器必需要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然后对敌进行反击。这个就是二次核打击。我们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二次核打击做准备的,因为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敢声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根据这个原则,咱们使用核武器的条件是敌人已经对我们使用了核武器,我们遭到了核武器攻击后才使用核武器对敌反击。所以我们的核武器必需要能够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

怎样才能让核武器在敌方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呢?

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这个数量规模是多少,呵呵,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是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能说”的秘密。网上宣称中国有多少核武器的文章,你看看就好,不要当真,因为这个全是瞎编乱造的。

其次要将它们好好的藏起来。这东西藏在哪,咱也不知道,因为这也是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能说”的秘密。

最后,要分散部署,动静结合。咱们中国那么大,任何国家或国家联盟都没有能力用核武器对我们进行全面覆盖式的打击的。这就为我们的核武器生存提供了条件。东南西北中到处都藏有,总有一个地方能保存下来。特别是咱们有了战略核潜艇后,将核武器放在核潜艇里,藏在茫茫的大海海底,敌人想要一次性摧毁我们的核武器就更加难了。哪怕是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将陆地和空中的核武器全摧毁了,只要大海中还有一艘战略核潜艇生存下来,都可以将敌人炸回到石器时代。

核战最重要的,是讲究二次打击能力,问什么叫二次打击能力?就是遭到敌人第一波核打击,仍然有能力向敌人核反击,这叫二次打击能力,有这个能力的国家,会更加令对手不敢轻举妄动,令对手掂量掂量。

通常这些国家宣布不首先用核武器,就是这样可能会遭受第一波核打击,但不代表没有核还击之力,只要受到敌人第一波核打击后,还可以完全有能力去核反击,那敌人就算是核大国都会掂量,顾忌,不敢乱来。

我来说说二战的日本,日本投降,我认为是原子弹令其投降,当时美国搞到第一批核专家,所以先研发出原子弹,也是第一个出原子弹的国家,就急不及待拿日本做试验场,逼其日本投降,如果日本先有原子弹,历史就改写了,就算日本手中有原子弹不用,那历史都会改写,事关美国未必敢投原子弹,一投,换当时日本肯定也会用原子弹去反击!

很多人对“二次核打击”这个词的理解基于字面意思:己方核力量在核战争第一轮的战略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并有能力继续发动核打击。

但是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错的。

“二次核打击”的二的用法类似于文言文中的复数词,可以理解为多次的意思。

所以这个词更多的时候,是指代一个国家的核力量在一场战争中能够一直维持核威慑的能力。

(你要是现在去广岛和长崎,没人给你说的话你绝对不知道这个地方挨过原子弹)

美国是第一个使用核武器的国家,给日本扔了俩原子弹。这也就是唯二的核武器使用案例了。因为用的少,实际上没人说的清这东西在战争中能够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们只知道核武器很厉害,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核武器到底有多厉害,我们对核武器对一场战争的影响缺乏一个准确的判断。

(美国内华达州核试验场)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核弹打出去互相毁灭,然而实际上从1950年到2010年全世界所有的核试验加起来,炸了将近2500枚各型核弹,这其中就包括5000万吨当量的“沙皇炸弹”,而这2500枚核弹的总当量超过5亿吨TNT当量,在冷战的最高峰,美苏一个月就要以实验的名义炸上二三十枚核弹。

然而实际上,这么多的核试验加起来对气候的影响可能还不如我们今天的碳排放严重。

但是我们又不能说核武器威力小,因为当初被核爆的长崎广岛在短时间内确实变成了“死城”,这两座人口20-30万的城市被一枚核弹完全瘫痪掉了。

(而另一方面,全机械化的苏军战略集群以战斗队形展开的情况下,一枚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丢下去都炸不完一个团)

不难看出,如今我们对核武器的认知还是很浅薄的,我们不知道它会对战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我们只是基于两次核武器炸城市的案例在想象它的破坏力。

基于此,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无论战争进行到什么时候,我们必须一直拥有核武器,当核武器发射时,能够造成很大的破坏,而没有发射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既然不知道核弹有多大用,那么就在可能的时候试出来。

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们需要多种多样的核打击手段,海上的,天上的,陆地上的,都要有。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让核力量能够存活下来,所以弹道导弹发射井必须在深山老林中,机动发射车必须一刻不停地保持机动,核潜艇必须在水下藏着,在敌人无法消灭我们的核力量。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足够多的核弹,能够把敌国的每一寸土地炸个三四遍,我们不知道多少核武器够用,但是投射尽可能多的核武器就更可能在战争中占据上风。

(在冷战最巅峰的时期,美苏核武器下放到师一级,各种能发射核武器的平台都要有对应的核弹头)

不难看出,二次核打击这个词的含义其实很复杂,从微观,也就是技术装备的角度讲,它强调的是核武库的规模,核武器投送能力的强大。

而从宏观,也就是核战略的角度讲,它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核力量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威慑”的层面,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以“全面核战争”作为标准来打造自己的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