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华夏汉初三杰选择建议2025(无悔华夏2021)

游戏心得 2025-08-22 6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无悔华夏汉初三杰选择建议2025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无悔华夏汉初三杰选择建议2025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无悔华夏汉初三杰出现时间地点?
  2. 蜀汉三杰和汉初三杰谁强?
  3. 为啥有人说“汉初三杰”有四个人?
  4. 刘邦评价汉初三杰的原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那段话的文言文?

无悔华夏汉初三杰出现时间地点?

无悔华夏汉初三杰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无悔华夏汉初三杰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汉初时期出现的三位杰出人物,分别是刘邦、韩信和彭越。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韩信是刘邦的重要将领,彭越是汉初时期的著名抗秦起义将领。他们的出生、成长和活动地点是在中国大陆,而具体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的汉初时期。

蜀汉三杰和汉初三杰谁强?

汉初三杰是韩信,张良,萧何,韩信是攻必取,战必胜。张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萧何是总览全局,保证粮草后勤,他们是刘邦成就帝业的最大功臣,蜀汉三杰应该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亮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关羽是兵败麦城,张飞睡觉时被人割了首级,而刘备也是白帝城托孤,刘禅最后兵败投降

为啥有人说“汉初三杰”有四个人?

之所以有人说西汉王朝的建立有四位开国功臣,不是汉初三杰而应该是汉初四杰。汉初三杰分别是丞相萧何,大将韩信,留侯张良。还有一位即谋臣陈平。只是因政治原因没能名列其中,所以也就没能成为汉初四杰,因此才有人认为因是汉初四杰,而非三杰。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凡成就大事者,身边都有一群能人辅佐。刘邦能击败项羽,开创汉家四百年天下,完成从一介平民到九五至尊的华丽转身,正是身边有一大群的能臣干吏,而张良、萧何、韩信三人更是缺一不可。

汉高祖刘邦曾有一名言,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就是“汉初三杰”称谓的由来。

既然提到了大汉的开国功臣,就不得不说陈平,他对刘邦,对大汉的贡献,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张良、萧何、韩信。而且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不仅精通兵法计谋,官场权谋之老道,也远在三杰之上。

陈平投奔刘邦的时间比较晚,是在楚汉相争的时候才从项羽那边过来。一过来,陈平就颇受刘邦重用,不仅靠六出奇计奠定了他在汉初的政治地位,还被刘邦视作为数不多的心腹大臣。北宋范浚《香溪集 庙谟上》记载“汉高祖以陈平为腹心,或计秘,世莫得闻”。

第一: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

第二:乔装诱敌,使刘邦从荥阳安全撤退。

第三: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刘邦。

第四:联齐灭楚,刘邦于是战胜项羽。

第五:计擒韩信,使刘邦翦灭异姓王而固其刘家天下。

第六:解白登之围,使刘邦脱离匈奴险境。

陈平每次使用的手段似乎不够光明正大,却又都很管用,每每救刘邦于危难之际,功劳之大,不必言说,直接关涉全局。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有资格进入他“世家”行列的汉初人物,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可刘邦为何在评选是汉初三杰时,对他只字不提呢?又或者说,当初在评选汉初人杰时,刘邦为何不把陈平也算进去,说是汉初四杰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史书言“汉之谋臣,良、平而已。然良之术多正,平之术多谲。”意思是张良的谋划大多是阳谋,堂堂正正可以公之于众;陈平的谋划多以诡计、阴谋取胜,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还有就是陈平有“盗嫂”、“贪金”这样的污点,德行有亏。

而什么是人杰,《文子·上礼》言“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

因为陈平的谋划大多是阴谋,是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且德行有亏,不能作为天下的表率,故而即便陈平对刘邦、对西汉贡献良多,依然无法入选汉初三杰。

不过等到张良为避杀身之祸,因病退出朝堂之后,陈平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光时期。陈平的锋芒,也愈加耀眼,历经惠帝、吕后、文帝三朝,各种势力明争暗斗,陈平却能始终游刃有余,可谓高明。尤其是陈平去世前,陈平已是汉初罕见的既能治国,又懂谋略的全才。

历史上汉初三杰分别是韩信,萧何,张良三人。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侯,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有关于他的典故。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张良(约前250年—前189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今河南禹州[1])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

除了汉初三杰外,还有一人他对刘邦,对大汉的贡献,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张良、萧何、韩信,他就是陈平。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人,[1]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

一,早在楚汉对峙时,陈平就根据项羽为人猜忌的弱点,巧施反间计,致使范增怒而出走,大将钟离昧不再被项羽信任等,从而削弱了楚军的力量,帮助刘邦从荥阳逃了回来。

二,韩信拿下齐国,要求刘邦封自己为“齐王”时,刘邦怒不可遏。正是陈平和张良从刘邦集团的利益出发,暗示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从而笼络住韩信。

三,后来韩信谋反,刘邦手下战将纷纷要求出兵征讨,唯有陈平清醒认识到韩信的军事才能,主张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为刘邦设伪游云梦之计,不费一兵一卒就使韩信束手就擒。

四,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平城七天七夜的危急时刻,正是陈平献计使其安然脱险;后来陈豨和黥布叛乱,又是陈平屡出奇计,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吕雉去世后,陈平和周勃合谋,用计诛杀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登基,从而避免了西汉的分裂,稳固了西汉政权。

可见陈平的功绩一点都不比其他三人差,有人会觉得有四个人也是有根据的。

无悔华夏汉初三杰选择建议2025(无悔华夏2021)

之所以只有汉初三杰只是因为刘邦的一句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我们现在所说的汉初三杰应该是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人。萧何在刘邦麾下应该算是一个主管内政后勤的人才。他的存在保障了汉军战争资源不至匮乏,能源源不断供汉军作战之需。张良在刘邦麾下应该是一个谋士,类似现在的参谋人员,当然职务应该是参谋总长级别的存在。他的存在是替刘邦在每一次征战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在刘邦的麾下的存在就更加无可替代了,所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率数十万雄兵攻城拨寨,所向披靡。说完这三杰,那么第四杰是谁呢,其实个人觉得这个人应该把陈平算上。此人离间分离敌方,贿赂瓦解敌方。获取敌方军情。无所不用其及。为汉室成立也有不可抹灭之功。

所以说汉初三杰有四人,这第四人,应该说的是陈平。

刘邦评价汉初三杰的原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韩信”那段话的文言文?

要说运筹建策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我比不上张子房;要说管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保证物资和粮食供应,那我也不如萧何;至于统领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我更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之士,我能够恰当地使用他们,这才是我能够夺取天下的根本道理。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信任,这才是她白给我的根本原因啊!

原文如下: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文章分享结束,无悔华夏汉初三杰选择建议2025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无悔华夏汉初三杰选择建议2025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