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任务:阿富汗游戏攻略(战斗任务阿富汗玩法)
苏联是如何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中的?
只能说是苏联领导人被有利的形势冲昏头了。
按理说整个七十年代应该都是苏联人好事不断、美国人霉运连连的时期。
在七十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泥潭,伤亡惨重不说,还导致了国内激烈的反对浪潮,到最后只能是灰溜溜地撤走。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给了美国的盟友以色列沉重的打击,同时阿拉伯国家罕见地团结一致,以石油做武器,向美国和西方施加压力。结果在1974年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西方经济危机,又称石油危机。
在美国,尼克松总统闹出了水门事件丑闻,被迫辞职下台。继任的福特与卡特也都运气不佳,卡特更是碰上了伊朗人质危机事件,美国被搞得灰头土脸。
相反,整个七十年代,苏联倒是蒸蒸日上。由于石油危机爆发,苏联赚足了石油美元,国内经济大幅提高。不仅有更多的钱来制造先进武器了,而且苏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截。苏联老百姓也普遍过上了汽车别墅的生活。
在1973年,尼克松不得不与勃列日涅夫签订了战略武器控制条约,这等于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在军事已经平起平坐了。
在这样的一片大好形势下,如果在七十年代的任何时刻,有人敢预言苏联再过十几年就崩溃了,那么一定会被人认为是个疯子的。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苏联领导人被冲昏了头脑,觉得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做一些事情了,比如拿下阿富汗这么个历代沙皇加斯大林都无法实现的目标。
然而,阿富汗成为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回首那段历史,我们只能说,苏联领导人根本就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真实的实力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只看到了自己那堆积如山的先进武器,只看到了自己那些炫目的工业生产数字,但是对于自身内部深层的矛盾却缺乏真正的认识。
他们轻率地为自己背上了一个包袱,跳进了一个泥潭,结果最后无法自拔了。
这就是对自己缺乏认识的可悲结果。
苏联跟美国是20世纪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苏联的军事实力一度在美国之上,在全球所向无敌,让整个西方世界都非常畏惧。
可是苏联在1979年发动阿富汗战争,出动百万大军,入侵国土面积被自己小34倍、人口少10倍的国家,却无法取胜,深陷战争泥潭,在挣扎将近十年后一无所获,不得不铩羽而归。
那么,超级大国苏联是如何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的?
战争起因
阿富汗地处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它又是苏联的近邻,苏联控制了它,就可以南下太平洋,控制中亚枢纽。
事实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阿关系一直不错,阿富汗政权是亲苏的。
1978年,亲苏的阿富汗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跟苏联的关系更进一步,新的领导人塔拉基跟苏联签署了《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彻底倒向苏联。
可是好景不长,1979年3月,时任部长会议主席的哈菲佐拉·阿明发动政变,推翻了塔拉基政权,掌握了国家大权。
阿明上台后一改前任的亲苏政策,在党政军和情报部门对亲苏势力进行全面清洗,并且要求苏联召回企图暗杀阿明的苏联大使。
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阿明果断采取了亲西方政策,向美国表示要改善两国关系。
阿明上台后的所作所为让克里姆林宫恼羞成怒,苏联不甘心失去在阿富汗的影响,一场入侵计划开始悄悄酝酿。
1979年12月24日,苏军特种部队入侵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打死了总统阿明。紧接着苏军地面部队大举入侵阿富汗,扶植起了一个亲苏的卡尔迈勒政权。
按说到此为止,苏军就大功告成了,战争为什么会延续多年,最后以苏联失败告终?
苏联失道寡助
苏联出兵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受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苏联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在莫斯科召开,美英公开号召各国抵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加入到抵制队伍中;
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47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中,公开抵制或拒绝参赛的占五分之二。
从战争性质上来讲,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所以就会举步维艰。
外国为抵抗武装提供支持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军事和经济上对阿富汗的抵抗武装提供支持。
说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毒刺导弹。
从1986年到1988年两年间,美国向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秘密提供了900到1,200枚“毒刺”导弹。
阿富汗抵抗组织就是用这些“毒刺”导弹,击落了250架前苏联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
除了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多伊斯兰国家家都不遗余力对抵抗武装提供援助。
巴基斯坦还在边境地区,为游击队提供庇护,允许抵抗武装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
除此之外,阿拉伯国家还默许自己的国民自发前往阿富汗开展抵抗活动,恐怖大亨本拉登就是从那时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的。
阿富汗各派一致对外
在苏联没有入侵阿富汗之前,阿富汗很多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装,阿富汗各地还活跃着多支反政府游击队;他们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政治目标也不同。
苏军入侵后,他们联合起来,协同作战,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开展战游击战,在全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让苏军处处被打挨打、疲于奔命。
阿富汗复杂的地形
阿富汗境内群山环绕,其中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只有北部和西南部极少数地区是平原。
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军车和坦克难以通行,战略物资供应不上,无法对抵抗力量进行围剿。
而抵抗力量则可以根据山区复杂的环境,利用山洞为据点对苏军进行打击,采取“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十六字方针进行游击战,把苏军打得焦头烂额。
正因为如此,阿富汗战争进行将近十年,苏军累计投入了兵力将近百万,造成14490人阵亡,46万名军人伤病,还有14万人感染了肝炎、伤寒等传染病。
战争还消耗了苏联的国力,用在阿富汗战争上的军费高达450亿卢布,巨大的军费开支让苏联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苏联不得不咽下失败苦果,在1988年从阿富汗撤军。
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苏联向阿富汗方向的扩张是为了打通印度洋出海口。
这一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苏联在当时对于印度洋上的一个国家几乎掌控着绝对的控制权,那就是印度,印度洋海域的航道对于苏联来说是十分安全的,就这一方面,如果打下了阿富汗,对于苏联的这一航线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
但是事实却又似乎不仅仅于此,从苏联对阿富汗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来看,阿富汗更像是他们的一个战略核心。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阿富汗是苏联的邻国,甚至于早在沙俄帝国时期,沙俄就曾为了这个地方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到了苏联时期,对于阿富汗的重视也是几乎没有减弱过。阿富汗位于苏联的腹地,其位置十分的重要,如果一旦阿富汗投向了敌对势力,对于苏联来说就像是一把利刃插在了腹部,会让他们寝食难安。
从苏联对阿富汗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阿富汗绝对不容许他们轻易的抛弃。对于其他的地方,苏联不过是用海军什么的,而对于阿富汗他们可以说是下上了巨大的赌注。所以最后的失败也才会那么深刻。
最后,做一下总结,正因为无法抛弃,所以才深陷其中。这用来形容苏联对阿富汗战争再适合不过了吧。
战斗任务:阿富汗游戏攻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战斗任务:阿富汗游戏攻略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