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入侵游戏攻略

游戏心得 2025-08-02 7
今天给各位分享坦克入侵游戏攻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坦克入侵游戏攻略进行详细列举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吧!
  1. 日本入侵使用的坦克,为何在面对美苏方面不堪一击?

日本入侵使用的坦克,为何在面对美苏方面不堪一击?

日本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口稠密,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这么样一个国家,这一点很多方面都能表现出来,比如二战期间,日本的自动武器和火炮装备的数量完全不像欧洲战场敞开了用,在军舰制造上越到战争后期越吃力。而坦克也是一个一身钢铁的家伙,不仅消耗钢材也消耗油料,所以查查日本二战时的坦克不仅少而且小。

二战日本日本最有名的坦克当属九七式了,虽然一直被称为中型坦克,但是连后来的改进型都算上也离二十吨很远,而中型坦克的标准是二十到四十吨。九七式坦克前前后后总共生产了一千五百辆,这个数字对于同时期日本的其它型号的坦克来说,可能多出几倍都都不止。

以小见大,了解完九七式坦克就知道为什么日本坦克不是苏联美国坦克对手了,就拿苏联举例子,苏联是个工业大国,而且在欧洲主要打坦克战。1942年苏联T-34生产了一万两千五百辆,1943年T34/76坦克生产了一万五千八百辆,日本可能都没见过这么多坦克,而且T34三十二吨的作战全重相当于两辆九七式,是名副其实的中型坦克。

苏联坦克有比T34更大的坦克,日本没有再比九七式大的了,九五式、九八式,还有重量仅三吨多的豆战车,所以说在玩坦克这方面日本和美苏就不在一个重量级和数量级上。而且看外形就知道,日本的坦克炮短粗的,这是典型的支援步兵的火炮,而专门打坦克战的火炮是细长的,这样穿甲能力更强,日本坦克的主要作战环境是亚洲,欺负的就是很多国家没坦克。

美苏不一样啊,美国和苏联的坦克都是为了在北非或者欧洲和德国打坦克战的,生产改进和作战都是奔着那个方向去的,在日本手里,坦克就是移动的装甲火炮,在美苏手里坦克才是坦克。如果日本坦克面对美苏坦克,被打得很惨是很正常的。

日本二战时期的入侵别国的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基本没有敌手是因为,一、日本拥有制空制海权。二、对手多数是像中国、泰国、菲律宾那样的落后的农业国家。但是日本坦克面对美国和苏联却是不堪一击,很容易就被美苏坦克击败。为什么?

图为日本97式CHI-HA坦克

日本是亚洲尤其是亚洲东部唯一的发达国家,但是日本那狭小的领土和贫瘠短缺的自然资源,因此,在设计坦克和生产坦克能力上是远远不如美苏的,在战斗中美国、苏联坦克对上日本坦克往往是摧枯拉朽。

举个例子,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二战中产量最多,15吨的重量其实在那时完全已经沦为轻型坦克了,主炮口径57mm,25mm装甲厚度,哪怕是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淘汰的那些坦克都可以将其击穿,更别说苏联的主力坦克了。57mm主炮,火力也是十分弱小,美苏坦克主炮口径都在70mm以上,所以日本坦克可以在中国耀武扬威,但遇到美苏坦克立刻就成了废物。

图为苏联的T-34

苏联T-34坦克25吨重量,76.2mm主炮,后期型更是换装85mm主炮,正面45mm倾斜装甲,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是75/76mm,装甲厚度在50mm以上。同样都是中型坦克,吨位、火力、防护能力、续航力却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图为美军MN4谢尔曼坦克

到了战争后期,日本在中国深深陷入无法挣脱,太平洋上美军一摧枯拉朽之势向日本本土攻去,那时,美苏坦克各方面性能都更先进,数量质量大大提高,日本那挖掘殆尽的战争潜力加上接连不断的失败无法从外部获取资源,日本坦克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被美国和苏联碾压。所以,1945年8月苏联进攻日本关东军,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所以,日本主动发起战争才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日军入侵使用的坦克之所以在美军和苏军面前不堪一击,主要由两个方面:第一,日本尤其是日本陆军的工业基础相当差,很难设计出一款合格的坦克以及坦克炮;第二,由于日本所处的特殊战场形势,日本陆军不需要也不重视坦克的发展。

事实上,日军的坦克起步并不晚,甚至可以说,在相当长时间内,日军的坦克并不落后于苏军,甚至比美军还先进。与苏军一样,日军的坦克也是从英国的维克斯型坦克起家的。双方的发展理念也几乎完全一致:缓慢而不断加大坦克的吨位,提升坦克的火力,提升坦克尤其是坦克炮塔正面和车体正面的防护。因此,至少在1937年之前,日军现役的坦克并不落后苏联坦克太多。在诺门坎战役中,日军的95式坦克也没在苏军当时的主力坦克——T26M1933型坦克上吃多大的亏。而对比同时期美军那不靠谱的多炮塔M2和M3坦克,日军的坦克至少还能有效投入实战。

但是随着侵华战争的爆发,日本陆军为了维持前线部队的武器弹药补给,不得不将大量宝贵的钢产量转移到步枪、机枪、野战炮的生产上。由于日军的对手,也就是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都没有什么坦克的生产能力,所装备的坦克也都是落后于世界的老货,因此,日本陆军就放缓乃至搁置了坦克的开发。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地形不适合坦克部队大规模行动有很大关系。

反观美苏,由于对德作战的需要,美苏的坦克开发可谓一刻不停,快马加鞭。美国研制生产了大量著名的M4型谢尔曼坦克,苏联则开发出了里程碑式的T34型坦克。在T34、M4这些吨位达30吨级、装备75MM以上坦克炮的坦克面前,日本的97式坦克、一式中战车自然远远不够看。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埔江下,无授权禁转!

  因为日本的坦克不论从火力,还是防护,还是动力都距离当时世界水平差了十条街,甚至都不如中国当时进口的坦克强。别说坦克对坦克,苏联当时用这种不上台面的玩意都能搞死日本的坦克。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明了坦克这种陆战大杀器后,各国陆军就一直在研究能对付它的办法,除了常见的如反坦克枪,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手榴弹,火箭筒等常规武器外,各国也发明了一些特殊的反坦克武器,而今天要讲述的,正是这些特殊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一员——反坦克铁丝网。

坦克入侵游戏攻略

  

  (我军的一次反坦克战斗演习)

  反坦克铁丝网是由苏联红军发明的,什么是反坦克铁丝网呢,其实就是最普通,最常见的铁丝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波型,长10米,宽4米,高40cm,另一种轮型,由10~20个卷成圆柱状的铁丝网堆积而成,作战时铺设在茂密的草丛中。那么有人会问了,反坦克铁丝网究竟如何“反坦克”呢,我们都知道,坦克的移动是靠着坦克的主动轮驱动履带运动的,只要让主动轮停止运动,那么坦克便会停止移动,因此,反坦克铁丝网就是在坦克压到铁丝网时,利用铁丝缠死坦克的主动轮迫使其停止移动,为己方反坦克炮或者坦克等争取进攻的有利机会,从而达到反坦克的效果。

  

  (苏联红军的反坦克铁丝网)

  但反坦克铁丝网有一个缺陷,倘若坦克的重量过大,那么没等缠绕在坦克的主动轮时,就会被直接压扁了,因此反坦克铁丝网因此只会对中小型坦克起到作用,也正为这个问题,使得这种反坦克设备并没有在欧洲战场使用过几次,但对于日本那个弹丸小国的坦克来说,这种毫不起眼的铁丝网确实它们最大的“战车噩梦”

  

  (诺门坎战场的日本坦克)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为了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悍然派遣第23师团搜索队,步兵第64联队第一大队等部队在诺门坎地区向苏蒙军队发起进攻,双方激战到5月28日,日军被苏蒙军击败,伤亡惨重,于是为了报复苏蒙军队,也为了进一步扩大冲突,关东军于6月20日下令正式组建一支机械化部队——安岗支队,该部由第一战车团(战车第3,4联队),步兵第28联队第3大队,独立野炮兵第1联队组成,拥有84辆坦克和8门野战炮,是当时日本陆军最精锐的战车部队,日本原以为投入装甲部队会迅速打开战局,但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场死亡之旅。

  

  (被铁丝缠绕主动轮而动弹不得的日本坦克)

  7月3日中午,由吉丸清武大佐指挥的第三战车联队向第731高地发起进攻,但苏军工兵已在731高地附近铺设了大量的反坦克的铁丝网,又借助诺门坎地区丰茂的野草,使得日军没有发现任何的反坦克铁丝网,12点30分,距离攻击发起的时间仅仅过了十五分钟,吉丸清武大佐的坦克就中了头等奖——被反坦克铁丝网缠住了主动轮,就在吉丸本人下车逃命的时候,被苏联狙击手一枪毙命,随后更多的日本坦克驶入隐藏着草丛中的反坦克铁丝网中,之后便被苏联反坦克炮挨个击毁。

  

  (被摧毁的吉丸清武座车)

  安岗支队的战斗仅仅持续了3天时间,便被苏军击毁了42辆坦克,到了7日上午,由于损失过于巨大,关东军是彻底对这支部队死了心,于是命令安岗支队灰溜溜的撤往后方,随后解散了安岗支队,此后再未重建过。日本陆军最精锐坦克部队,却被小小的铁丝网给击败了,这真是世界战史中最有趣的一段故事。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坦克入侵游戏攻略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