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刘备出装攻略解析,成为最强“主公”

游戏心得 2025-08-01 6
大家好,关于王者荣耀刘备出装攻略解析,成为最强“主公”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王者荣耀刘备出装攻略解析,成为最强“主公”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 新三国中,当刘备收取西川之后,诸葛亮为何说刘备再也不是先前的主公了,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公?
  2. 刘备是什么时候成为主公的?
  3. 吕布有三个主公,刘备则有五个,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就是枭雄?

新三国中,当刘备收取西川之后,诸葛亮为何说刘备再也不是先前的主公了,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公?

这是新版三国里加的细节,考虑到这个版本的三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罗贯中版三国的思想内涵,而更多的是用现代的思维去解读三国,因此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上不能用罗版刘备的形象去考虑。

新版三国里,刘备取西川后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中的一半,坐拥荆益两州,进可图天下,退可为诸侯,具有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实力,此时的刘备很明显表现的过于自信,而这自信后面,隐藏着是的他稍有展露的对于天下,对于霸业的渴望,这时的刘备,已不再只是怀着原来一颗匡扶汉室的单纯的心了,因此在入蜀之后才会有那些体现出帝王之术的措施,虽然他相对于曹魏,孙吴来说,仍是正统,仍代表着仁义,但在实质上他已于其他割据诸侯无异,而身处乱世,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去逐鹿天下,因此诸葛亮才会说刘备再也不是先前的主公了,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公。诸葛亮在说这话时,明显的有一种无奈,因为刘备内心的价值观以逐渐的由王道像霸道转变,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刘玄德了。之所以明确的把新版三国与罗版三国分开,是因为二者虽然是同一个故事,但思想内核完全不同,罗版三国事文学作品,作者在此中寄托的是儒家文人对于仁义的呼唤与尊崇,因此作为仁义代表的刘备的刻画描述看似过于虚假,就如鲁迅先生所谓“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事实上对于罗贯中本人来说,这些都是为凸显刘备的仁义服务的,丝毫没有讽刺之意,去都是正面材料,刘备则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形象,因此文中刘备即使犯错,也不会是仁义范畴内的错误(夷陵之战为例),更不会改变他仁义的化身。而新版三国则是将他定位为一个现实中的人,他也会迷茫,他的价值观也会动摇,他也会为胜利冲昏头脑,自然也会为权利,为霸业所诱惑,因此这句话也只能出现在新版三国里,也是为故事的思想内涵服务的,试想如果罗版三国里诸葛亮也说出这样的话,那这个故事就变味了。

刘备是什么时候成为主公的?

221年,刘备称为关羽报仇,发兵东吴,但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于223年4月病死,谥号为昭烈帝。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吕布有三个主公,刘备则有五个,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就是枭雄?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1. 关于主公的定义
  2. 关于人物的评价

关于主公的定义

王者荣耀刘备出装攻略解析,成为最强“主公”

吕布有三个主公,刘备有五个,这个说法存疑。

主公是指臣子对君主的称呼。这里有一个明确的认主意思,有一个臣服过程。

吕布先后认丁原,董卓为义父,甘心供其驱使,这种已经是一个臣服的姿态,有一个类似君臣的关系在里面。完完全全听命于他,没有自己政治目的。

而刘备虽然先后依附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他仍旧保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这与一般臣服认主的行为不同,有点介于手下与盟友之间。

最关键的是刘备没有打心里认定谁为主,追随哪位。

他的心里从来都只认自己为主。

表面投降臣服,实则为自保,以图大业。

这是刘备与吕布最大的区别,一个甘心臣服,一个权宜之计。你可以说吕布有二主公,但是刘备没有主公。

关于人物的评价

“以成败论英雄”是一个惯性思维,后世对人物的评价往往以其成就作为决定项,难以做到恰如其分。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这也是客观事实。

吕布“三姓家奴”之说,是张飞与他对战时阵前叫骂的话,这只能说是张飞侮辱性的说出了一点事实。算不得是对历史人物真正的评价。

加上吕布最后战败身亡,没有建功立业,本身又有不少污点,所以这个称呼就这样流传开,也没人在意这个恰不恰当。

刘备则不一样,他虽然在各大势力之间反反复复,但是最后他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开国先主。可以说非常成功了。

有一个成功的结果,那之前做的事情都可以解释成是为了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也自然有后人为他美化过往行为。

不过因为刘备的很多手段确实不太光明正大,所以称其为枭雄。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知道,到底什么叫做“主公”。

主公含义的衍变

主公一词,最早出自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上面的引用只是其中一例,据统计,整部三国志,主公一词共出现十五次,其中《法正传》四次,《刘巴传》一次。《周群传》一次,《蒋琬传》一次,《彭羕传》七次,《杜微传》一次。无一例外,全部出自蜀志,而就时间上来说,只有《杜微传》那次是在诸葛亮在刘备驾崩后给杜微的信里提到刘备时所用。其他都是在刘备平定益州之后、称汉中王前蜀汉众臣对刘备的称呼。换言之,最早的“主公”是刘备平定益州到称汉中王之前这一时期,蜀汉一众文臣武将对刘备的专有称呼。

不知是怎样的一种魔力,在之后,主公一词成了一些臣子对自己所侍之主的统称,尤其是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几乎成上位者的代名词。

比如《三国演义》中各镇诸侯皆为“主公”。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曹操起初被下属称作明公,后来称作丞相;而孙权则被称作将军。只有刘备被称作主公,还是在称王之前。

问题中的问题

按照主公严格的定义,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即便是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设定,吕布三主公、刘备五主公的说法依然存在问题。

演义中吕布起初归丁原,后投董卓,之后自立,所谓“三姓家奴”,是因为他曾拜丁原、董卓为义父,再加上本身姓吕所以张飞称之为“三姓家奴”。这与投了多少个主子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历史上,吕布先后投过丁原、董卓和袁绍。其中只有董卓曾与吕布“约为父子”,也就是说历史上吕布只有董卓一个义父,自然而然也就没有所谓“三姓家奴”这一称呼。

而刘备更谈不上五个主公之说,无论在公孙瓒、陶谦、曹操、刘表、袁绍哪一个麾下,刘备都是独立的,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客卿”,从来没有认谁为主,更没有认谁为父,因为再落魄,刘备也是汉室宗亲,怎么可能到处乱认爹?所以就谈不上几姓家奴一说。

刘备与吕布的不同之处

刘备与吕布有三点不同,所以导致了对于二人的相近行为评价不一。

首先,二人的志向和理想不同。

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在大汉传了那么多代之后,汉室宗亲这个名头已经不是很能说明问题,起码在权势、地位和财富上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刘备家道中落,不说一贫如洗也差不多,不然他也不能沦落到织席贩履,但是刘备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家门口有一棵桑树高有五丈多高,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

几岁的小刘备在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的时候,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如果他没成功,我们可以说这是不懂事的小儿所说的狂妄之言,然而刘备趁黄巾之乱崭露头角之后,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最终实现了理想。

吕布在志向和对未来的规划上与刘备有天渊之别。为了金银财宝和坐骑可以杀死丁原,又为了美女杀董卓。而后期自立征战天下也时常因一些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后期更是得过且过。

其次,二人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同。刘备半生漂泊,但是刚才说过了,无论他投靠谁,都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无论走到哪都被待若上宾,从来不曾是与谁有主从的关系。

吕布则不同,他不仅是所属势力的将领,同时还放低身段到给人家当儿子,全无气节可言。

第三,刘备比吕布“狠”,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收买人心上。为了理想,刘备拉拢一切可用资源,其他全部都能舍弃。与关张同吃同住,甚至在张飞丢了刘备家眷时,说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话,使得关张二将深受感动;为请诸葛亮出山,猥自枉屈,三顾茅庐,痛哭流涕。正因为此,刘备将智多近妖的诸葛亮牢牢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至死不渝;长坂坡,将赵云七进七出救出的阿斗直接扔在地上,使得赵云一生肝脑涂地,毫无怨言的为刘备效命……以此种种,数不胜数。

而吕布不仅时常对部下横眉立目,面对陈宫的忠言妙计而不能用,只因为离不开他心中的温柔乡。按照今天的标准看,吕布是个疼女人的好丈夫,刘备简直就是绝世渣男,但是按照当时的社会现状看,无疑刘备才是真英雄。


综上所述,吕布和刘备根本不是一种人,刘备是天生的君主,而吕布的定位更适合做一个属臣、武将。

另外,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刘备终极一生,终于得一方之地,与魏、吴三足鼎立而称帝;吕布则兵败身死。所以,以成败论,刘备自然是成功而正确的。

关于王者荣耀刘备出装攻略解析,成为最强“主公”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