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制作团队曾前往禁区(切尔诺贝利乐队)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禁区内出生的唯一一个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呢?
人们为何谈核色变?一来因为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二来则是因为核武爆炸之后对环境的破坏。核弹在爆炸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核污染物,这些东西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严重点的话,被核污染的地方常常几百年之内不适应人类居住。
世界上经历过核污染的地方有三个,分别是日本的广岛、长崎,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里在上世纪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泄露出来的材料基本都在地表,而且十分稳定,在短时间内大自然根本无法自动将其“消化”,同时切尔诺贝利地区地处内陆,降雨不多,核污染物的处理只能交给时间。据资料显示,切尔诺贝利地区很多动物从外表上看,已经发生了变异,如果人类在此地居住的话,后果难以想象。
前段时间,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热播,让人联想到了全球唯一一个在切尔诺贝利禁区出生长大的孩子,如今她即将迎来20岁生日。她叫Mariyka,1999年出生于切尔诺贝利核反应炉半径19英里无人区的深处,距离1986年那场灾难的源头——4号反应堆并不太远。
由于她父母的倔强,执意不想离开生养他们的地方,所以泄露事故发生后并没有撤离。在禁区里生孩子也是收到了全世界的口诛笔伐,但都没有改变Mariyka父母的想法。
MARIYKA顽强的活下来,吃着受过核污染的食物,喝着受过核污染的水但无论如何,流言蜚语没有击倒她,除了来自外界的对她无休止恶意的猜测,目前的Mariyka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
灾难33年后的今天,这个一度枯萎的地区正在逐步恢复生机。出乎所有人预料,这里的野生动物十分丰富,麋鹿、驯鹿、野猪、狼、鸟类……各种植物茁壮生长,其中不乏珍稀濒危物种。这预示着生命的禁区将会向人类开放!
怎么看待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禁区森林大火?
这次大火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1986年曾经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核电站爆炸泄露事故,这场事故导致四号核燃料机组被完全破坏,几乎整个欧洲都遭受了辐射物质的侵袭。在事故发生后,苏联虽然前期隐瞒了一部分事实,但是却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并且在最后使用石棺对四号机组进行了封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辐射物质的外泄。在此之后,随着苏联解体,乌克兰通过欧洲众筹募集了15亿欧元在2016年换上了一副新石棺,据称可以使用100年!但是目前切尔诺贝利禁区的大火已经熊熊燃烧了将近半个月,并且在步步逼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心区域,以乌克兰目前的政府执政能力,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此次大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在发生事故之后,该地区基本上已经被划归成了人类禁区,各种动植物自由生长,森林覆盖率高居欧洲第一,尤其是森林底层的落叶、藤蔓类蕨类植物长时间堆积,形成了厚厚的可燃层,第二个原因就是今年的暖冬导致当地气温异常偏高,而且整个冬天几乎没有降雪,这导致植被异常干燥和易燃。根据乌克兰媒体报道,这次火灾是由于一个当地人烧草和垃圾取乐直接引起的,而以上两个原因则让火势愈演愈烈,几乎无法收拾,目前火势已经蔓延到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处,大火的纵深宽达17公里,借用切尔诺贝利旅行社协会负责人雅罗斯拉夫·叶梅利安年科的话:情况已经非常紧急!
乌克兰当局现在的态度可以说是美国应对疫情的翻版,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说:局势都在控制当中!目前已经有130名消防员和60辆消防车以及3架消防飞机和直升机投入火灾扑救,但是相对于不断扩张的火势,这一点救火力量明显不够!当地人说:虽然以往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火灾也不少见,但是这一次比以往凶猛的多,堪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火灾目前已经离当地火车站不足3公里,离核废弃物堆积地也不到10公里,并且开始向鬼城普里皮亚季快速逼近,情况十分严重!
以乌克兰当局的应对态度和火势的凶猛程度,这场火灾几乎可以肯定将燃烧到辐射值很高的区域,但是我们最为担心的烧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几乎没有可能。早在核电站建成之时,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周围植被就被清理过,后来在两次建造石棺以后,也在周围留出了隔离带,所以虽然附近有些杂草,但是没有耐烧的高大树木,因此可以判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多大危险。
▲切尔诺贝利新石棺
但是烧不到核电站并不代表这场大火形成不了致命威胁!因为在切尔诺贝利周围30公里都是辐射尘埃沉降的重灾区,其辐射值超过正常水平数十到数百倍,一旦火势蔓延到这些地方,燃烧所形成的热气流将会把这些辐射尘埃全部带到云层中,而云层随风飘动到其他地区以降雨的形式落下,就会形成可怕的辐射尘埃雨,这些雨水将会污染土地、农作物、水源,最终形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所以目前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乌克兰当局的压力,必要时还要派出力量进行援助,以求最快速度扑灭火情!不过目前全球都在全力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许多国家自顾不暇,这场火灾是否会形成第二次切尔诺贝利事件,还真的不好过早的否决!
几十年后,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禁区孕育出了怎样的独特生命?
1986年4月26日的深夜凌晨1点23分,切尔诺贝利核能电厂四号机组发生爆炸,这也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件。这次向外界释放的核辐射是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四百倍。之所以向外界辐射如此高剂量是因为导致受到核辐射尘污染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包括原苏联西部的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
此外,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境内均遭受到严重的核污染,超过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离。依据前苏联的官方报告,约60%受到辐射尘污染的地区皆位于白俄罗斯境内。但根据2006年的TORCH报告 指出,半数的辐射尘都落在前述的三个前苏联国家以外。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最高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为反应堆进行供电测试时,因设计缺陷与操作人员的训练不足,使功率急剧增加,破坏反应堆,并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绝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归咎于事故中释放的高能辐射,然而辐射尘少量放射导致的影响依旧争论不休。
此次事件也使得对于巨鼠的传言也深深的让大家铭记核辐射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关于巨鼠的传闻又是否属实呢?据当时传言内容所示,科学家身着防护服进入切尔诺贝利后,发现有身长50厘米的巨鼠,甚至传言说还巨大的老鼠对科学家发起了攻击,甚至导致科学家因此丧生。
这些因辐射而基因突变的老鼠到底是否存在于当时我们不得而知,倒是之后再次有人们进入切而诺贝利无人区后并没有发现一只因辐射导致基因突的巨大老鼠!历史君认为,被说成老鼠极有可能是当时官方为防止有人进入切尔诺贝利的宣传手段,毕竟核泄漏已经发生,无人区并不能有人类的存在,要防止人类进入受核污染的区域,宣传被夸大也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切尔诺贝利》制作团队曾前往禁区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