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程咬金简介)
什么是程咬金?
通常是指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是一句俗语,指的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同措手不及,突如其来等成语词义相近。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29][30])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骁勇善战,善用马槊。隋朝末年,加入瓦岗军,担任内军骠骑,兵败投顺王世充。武德初年,归降大唐,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继位,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原州都督、蒋王府长史、幽州都督、左屯卫大将军,检校镇军大将军,世袭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图形于凌烟阁。唐太宗驾崩,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迁辅国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出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阿史那贺鲁,兵败免官。起为岐州刺史,年老致仕。
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程咬金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程咬金是隋唐演义里的人物,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好人还是坏人,看从那个角度看,自幼家贫,吃了上顿没下顿,充满了对当朝官府的仇恨,愤儿投身反叛军,从儒家看,他是个不服从政府的坏人,但是站在现在的角度看,他是个敢爱敢恨,敢于同腐败朝廷斗争,为民请命的好人。
程咬金是好人,他被称为福将,一生经历事件无数,为人正直果敢,憨厚,但又有自己的小九九。总体来说不是一个坏人。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骁勇善战,善用马槊。隋朝末年,加入瓦岗军,担任内军骠骑,兵败投顺王世充。武德初年,归降大唐,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继位,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原州都督、蒋王府长史、幽州都督、左屯卫大将军,检加号镇军大将军,世袭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图形于凌烟阁。唐太宗驾崩,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迁辅国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出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阿史那贺鲁,兵败免官。起为岐州刺史,年老致仕。
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陈咬金出身与隋唐时期,由于隋炀帝慌淫无能,民不聊生,其部下李渊夺取皇位,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唐朝!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叫李世民,在此期间李世民和几个好友一起共同打天下,守天下,其中就有一个陈咬金,后来称帝,最后达到了巅峰时期,成为唐朝最鼎盛的时期,陈咬金是一个好人
程知节(?~665),原名程咬金,济州东阿(今山东平阴)人。
善用马槊,请注意,不是大斧,所以“程咬金三板斧”也就无从谈起了。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他聚众数百共保乡里,由此可见他应该不是《说唐》中所说的贫农出身,而是属于家中有些财产的人。后投奔瓦岗军,李密特之甚厚,封他和秦琼等四人为帐内骠骑,统领8000近卫军,号称“内军”,厚待之,自称这8000人可敌百万。李密进攻王世充,程知节率内骑安营北邙,单雄信率外骑安营偃师。王世充袭击单雄信,李密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去支援。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去救,立杀数人,敌军稍退,他就抱起裴行俨撤退。战马载了两人跑不快,被追兵赶上,程知节被一槊刺中,他折断其槊,转身斩杀刺中他的人,敌军畏惧不敢追赶。李密战败后,程知节被王世充所俘。因厌恶其为人,与秦叔宝投唐。二人被分配到李世民部下,率领李世民的近卫部队玄甲军。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夺有搴旗先登者之功,以功封宿国公。624年,由于李建成的谗言,被派出任康州刺史,他对李世民说:“大王没有了左右手,身体还能保全多久?知节宁死不去!”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功劳,受封右武卫大将军。656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统军征讨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部将苏定方屡破敌军。但副将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战功,假传旨意阻止程知节追击,丧失了战机。唐军抵达怛笃城,数千胡人出降。程知节受王文度的蛊惑,不顾苏定方的反对,决定屠城,抢掠城中的财物而去。回军后王文度谎言被拆穿,自己也因罪被判斩刑,靠贿赂才得免官为民,程知节也被免官为民。后来又被重新启用,665年病逝,陪葬昭陵。其子程处亮,娶清河公主为妻。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程咬金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