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闪电战游戏攻略(游戏 闪电战)

游戏技巧 2025-08-17 5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战略思维:闪电战游戏攻略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 战略大合围、闪电战这些现代陆军战术在古代有实施的条件吗?
  2. 闪电战的特点?

战略大合围、闪电战这些现代陆军战术在古代有实施的条件吗?

战略大合围,在古代实行起来比较困难。最大问题是运输问题,古代最主要运输靠马,地域气候因素的限制需要几天,或者更久。但是马这种战略武器稀缺,所以几乎不太可能实现大合围。不过围城是可以的!因为马数量稀少往往是部队精锐只有上万人或者几千!除非是蒙古具有天然的条件,但是也非常不容易!但是运用骑兵使用闪电战出其不意,饶到敌后!完全可以做到!总结要实现大合围必须要足够的马,历史上估计也就蒙古具备调教!

可以肯定的说古代不具备这一类条件。

在古代军队的动员能力,运动速度,后勤条件,通讯速度,通讯距离,训练强度都制约了军队的战术。

古代战争大多是集中主力决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古代决战大多发生在冬季。因为除了职业军人,其它的军队只有在冬季农闲时间来征集。否则没有农业生产全国都要饿肚子。军队征集时间过长国家受不了。

所以,古代都是集中几十万人在冬季决战。然后回家种田。

闪电战的特点?

首先闪电战不是希特勒的

Blitzkrieg 是由德军将领 古德里安 提出并实施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

突然袭击

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快、奇、集中

闪击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所以经常使用,用哪一次不合适

战例如下:

最初用于

波兰

,而后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击战占领

丹麦

战略思维:闪电战游戏攻略(游戏 闪电战)

挪威

荷兰

比利时

法兰西

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在3个多月便攻进莫斯科,希特勒错误的指导和寒冷的天气是德军在苏失败的主因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集中优势空军和陆军机械化部队,闪电般发动突然袭击,迅速摧毁敌方抵抗能力的作战。

闪电战的核心要素:飞机、坦克和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在二战后期,德国遭遇了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航空部队,德军的地面战车都成了美军飞机的活靶子,因此德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人们常用“晴天霹雳”来比喻闪击战。它是用优势的战略力量,实施战略突袭和快速进攻,谋求战略速决的一种作战样式。

其基本原则是:秘密完成战争准备和战略展开;不宣而战,保障达成战略行动的突然性 ;以战略轰炸和空中突击配合陆战、海战,实施快速进攻;把主要战略力量用于首次战略突击,谋求初战决胜;集中优势力量于主要战略方向,以双钳突击,围歼敌重兵集团;以外交活动、“友好”往来,隐蔽其战略企图。闪击战的目的是,迅速摧毁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求取战争速胜。

希特勒吸收了施利芬的“速决战”思想、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和富勒的“坦克制胜”论,创立了闪击战略和闪击战的作战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运用了这一战法,先后在 106天的实际作战时间里,灭亡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继后又闪击苏联,使苏联在战争初期被动挨打,损失惨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略的破产。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仍然企图使用导弹核武器实施闪击战。做好防闪击战的准备,是积极防御战略的重要战略任务。

OK,关于战略思维:闪电战游戏攻略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战略思维:闪电战游戏攻略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