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司马懿九山相柳)
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
司马懿身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显山露水,隐蔽的很好。用一句成语就是“韬光养晦”,不到时机就磨练自己,增长自己的能力,加强自己的厚度。他又好像是猛虎一样,抓不到关键时机的话,就会一直隐伏起来,绝不会说有什么急性子的,因为急性子得人从来都很浮躁,动不动就会大吵大嚷,结果不仅事情没有做成,还可能因为过早的暴露了意图,而丧失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主要事迹:
1.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
2.司马懿征讨孟达,智取上庸
3.祁山之胜,地位日隆
4.辽东大战,巧夺襄平
5.两虎相争,夺取政权
聪慧过人,善于识人,审时度势
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
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
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
二、处世圆滑,知人识人司马懿洞察先机,决断果敢的一面在他的军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与诸葛亮的数次决战中更是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和瞬间决断的能力都充分体现出来。而他对待不同的君主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敌人运用不同的战术并且屡次取得成功都体现了他的圆滑和知人识人的能力。
三、隐忍,做事果断嘉平三年(251年)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技重施,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在水边自缚等待,说:“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来呢?”司马懿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途经贾逵的寺庙,王凌大声呼庙。五月,王凌到项城,绝望,服毒而死。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埋于土中。司马懿最终逼楚王曹彪自尽,并趁机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当然最后他选择了起兵叛乱,虽然在别人眼中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这也是构成他性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他的凶狠和果敢,毫不犹豫,不会浪费每一个机会。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笑到最后。
司马懿的性格就是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而且有野心勃勃外忠内奸的人,他跟诸葛亮的第一次交手就是建议曹丕兵伐五路合击蜀国,但是被诸葛亮破解,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他担任平西大都督,由于取得街亭诸葛亮溃败,他算15万大军感到息县,诸葛亮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摆下空城计,司马懿算准了诸葛亮不会弄险,又见西县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上弹琴,就下令撤兵主要是司马懿猜测错了。
司马懿活了多久?
司马懿生于179年,卒于251年9月7日,活了73年。
司马懿活73岁,比诸葛亮多活20年,成功熬死曹家三代,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能有这些成就,因为他活得久,活得老。司马懿活到73岁,司马孚活到93岁,三国天下皆归于司马氏,长寿是很重要的客观因素。司马氏长寿,或许与五禽戏有关。
司马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司马懿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