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爱新英雄孟获全面解析(三国英雄爱新英雄孟获全面解析视频)
攻城掠地孟获觉醒要多少酒?
开启孟获觉醒的前提是司马懿觉醒,其觉醒消耗为15酒/次或15000宝石/次(宝石上限)。
孟获主动战法为蛮王怒吼,攻击范围5排,在城池地形作战时战力提升60%,特色战术为城池攻击、城池突击。
蛮王怒吼释放后获得蛮王踏破效果,攻城掠地179级孟获怎么过同时给己方增加一层蛮王踏破buff,获得战力加成;获得蛮王踏破后,每通过蛮王冲撞、战术对撞、平砍击杀1排敌军可叠加一层蛮王踏破buff,每增加一层都能获得战力加成,累计三层后释放蛮王踏破,消耗所有buff并对敌方4排造成大幅伤害。
蛮王冲撞,每排上阵后可对敌方2排造成冲撞伤害,孟获血量越低伤害越高。
破胆,孟获装备专属御宝后,孟获怒吼、踏破有几率使敌方阵法效果降低,该效果对攻城兵种无效。
孟获携带云垂阵时,伏兵拥有孟获的全部被动效果。
蛮王冲撞、蛮王踏破的优先级很高,攻城掠地孟获穿什么套装其伤害值不受负面状态影响,且可被闪避、格挡、免疫、四车吸收、九珍宝护盾抵消等等,觉醒司马懿不可储存,携带战车的排释放蛮王踏破时伤害值降低。
孟获专属宝物有百兽披风(30-70)、南蛮之刃(50-50);其专属御宝为蛮王战斧,基础属性为青罡剑属性。
孟获目前是武斗的主力武将之一,攻打副本也有不错的效果,但国战表现一般,普及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三国演义里的孟达和孟获是什么关系?
孟达与孟获没有任何关系。
孟达原是蜀国将领,因未能在关键时刻出兵援助关羽,畏罪背叛蜀汉集团,投靠魏国。后诸葛亮对抗司马懿时,团结拉拢孟达,孟达欲回蜀汉,却未能逃出司马懿的手心,死于司马懿手下。使诸葛亮计未成。而孟获是蜀汉征服西南少数民族时 的一个头领,诸葛亮七擒孟获,七次将他放回,最终感动孟获,使孟获心悦诚服。新三国为什么没有七擒孟获?
为了节约成本。
电视剧《新三国》是根据《三国演义》改编,可能出现节约成本,减少了很多内容,其中诸葛丞相七擒七纵南王孟获就是删减了。此外,整部戏也只拍但诸葛丞相病逝五丈原就结束了,后面还有很多故事都没有拍。
新三国为什么没有七擒孟获这一段?
新三国没有七擒孟获这一段是为了更接近历史,因为小说里总会有些修饰成分来塑造光辉人物,读者看了过瘾,但部分与历史并不符合。
老三国主要是忠实于三国演义小说。小说一大核心就是尊刘贬曹,所以要突出蜀汉人物,刘关张马赵黄的诸葛的情节都比较多,而新三国是拥魏吴的,蜀的情节少了很多(刘关张桃园结义,诸葛降姜维基本都省了),其实我觉得新三国也不见得多么尊重历史,有点刻意把鲁肃周瑜高大化,艺术作品都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这也很寻常!
新三国没有七擒孟获的剧情。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诸葛亮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不过新三国主要讲述的都是曹魏的故事,七擒孟获就没有拍摄。
这可能是新三国的导演和编剧也多少学了一下有关三国的常识的缘故。因为冰心老人回忆读三国,读到关公之死,大哭一场,再不看了;后来过了好长时间,又读到武侯之死,又大哭一场,再也不往下读了。古人拥刘贬曹,所以对刘备一方的人的描写都倾注了感情,使得读者都喜欢刘备集团的人物,尤其是关公和武侯、赵云等。而后人读书,也多有同感。
新三国虽拍的不怎的,但是人家并不是一点文化没有,人家毕竟也是动了脑的,也可以说是按他们的水平做到了最大的动脑。而七擒孟获一般人认为这是有点太儿戏,不可能是谨慎一生的孔明先生的所作所为,所以大导演给省去了。而甚至包括原三国最重要的篇章,桃园结拜,也给简单化了,一个镜头,一掠而过。而对于曹操,导演接受了后人的观点,把曹操正面化了,写了他的伟大,这是导演等接受了鲁迅、毛主席以及今天的学者的观点,重新定位曹操的形象。
不过,这部新剧,虽然也设了顾问,而且为了颠覆观众的“认知错误”来故意来点惊奇之作,不过仍是太烂了,完全可以称得是“反三国演义”的,不是三国演义,叫做《三国志》的影视作品倒勉强可以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