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部队4崩溃报告解决方法(僵尸部队4游戏崩溃)
军队撤退的时候为什么很容易大崩溃,这个原理是什么?
倒不是说撤退就容易崩溃,而是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军队已经可以说是出于一种崩溃边缘的状态,当然撤退也不一定就是溃败,等会谈
言归正传,撤退时候容易崩溃我个人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点
从古代来说,士兵往往比较集中结阵,这是用来抵御对面步兵冲锋,尤其是骑兵突击的方法,你一旦撤退,整个阵就乱了。你人总跑不过马吧,然后被骑兵一波一波穿插收人头不亦乐乎也是活该的。死的人越多,越混乱,越是慌不择路。而且古代战争人员比现在密集,跑路时候相互踩踏也会造成大混乱和伤亡。
从现代来讲,当打不下去的时候撤退的话是一定有人断后的,其实古代也一样,那么断后那群人怎么办?连大军都输了,留下来断后的只是为了撤退的主力争取时间的,基本是要么死要么投降,这情况下若非军事素养炸天的军队很难保证心态不动摇。打又打不过,所以当敌人压过来的时候往往会吃不消这个压力选择丢了重装备跑路。但现代战争(我特别指二战),追击方一定是有机械化部队的,步兵跑不掉,机械化部队一般都是当做保留主力先跑路(当然会有留下来作为伏击的少量单位),所以一旦断后的崩溃,对面追击单位杀过来肯定混乱。尤其是在已经失败的战役或者战斗中,军队各个层级之间编制可能都已经被打乱,命令传达都有问题,混乱中就算传达了也不一定会听。
但是有些撤退也是有战术性的,比如马拉松战役中,波斯人和希腊人对攻,希腊人中路被打撤退,当波斯人乘胜追击的时候反而被希腊人的左右两翼夹击,三方面包了波斯军队的饺子,这就是一种优秀的战术撤退。
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最适合进攻、防御和行进的方向都是前方。撤退属于背敌运动,行动方向和战斗方向相反,当遭到敌方追击时会限于劣势。军队害怕腹背受敌也是同一个道理。军队处于劣势时撤退本就很大可能出现军心不稳,遭到追击很容易造成全军崩溃,甚至有时候是怀疑遇敌,也会造成崩溃。
有两种情况是例外,敌前撤退不再是危险极大的战术操作而是成为取胜的手段:
第一,是撤退方拥有明显的机动力优势。跑的快不怕被人追着屁股打,反而可以趁机集中局部优势兵力以逸待劳反扑被拖疲了的追兵。古今累死战例很多。清末捻军利用抢夺征用大量骡马的方式获得了机动性优势,在中原平原地区转战千里,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都追不上,捻军不时找个有利地形打个埋伏反击吃掉一块追兵,连僧格林沁本人都被这招坑死。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红军依靠超强的意志、纪律和组织性获得了对敌军的机动力优势,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是最大的战例。
第二种情况,是撤退方在拥有机动力优势或者至少保持机动力均势的前提下解决了行动方向和作战方向的矛盾,可以边走边打,具体的例子就是骑射部队。蒙古骑兵打遍天下主要就是靠这一招。
谢邀。
简单引用中国古代某些军队的阵法解释一下,一般古代军队分为前军、中军、后军三块。进攻时一般前军作为尖刀先锋突击,撤退时训练有素的会把后军变作前军,掩护中军和原前军后撤。
但很多时候中国古代军队拉壮丁现象较为常见(近代也有)一般古代现场撤退都是兵败才撤退,所谓兵败如山倒,夹杂在退兵中的拉壮丁吃瓜朋友和心理素质不够的新兵都是引发撤退秩序混乱的重要因素。可以参考很多灾害发生后的踩踏事件,基本大溃败就是从不按章法的互相踩踏开始的。
所以军队从古至今都强调纪律性,要求令行禁止就是这个道理,包括走队列和军营叠被子,都是训练军人的个人素质。
懒得贴图,权当看看吧。
撤退不能说是贬义,要看是主动撤退还是被动撤退。主动撤退是当己方已达到战略战术目的或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自己采取有计划有条不紊的撤退;一般这种情况下的撤退是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的,不会出现大溃退的现象。
被动撤退往往都是在己方已经失去了战场主动权,处于很很不利的情况,被形势所逼撤出现有位置。被动撤退又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指挥官有魄力有担当有能力的话,会组织所属部队有计划的撤出战场,这种情况下一开始可能贵短暂的小范围的混乱,但在指挥官的组织下也会有条件的撤出。二是指挥官没担当没能力,只顾自己小命逃跑或没有能力组织撤退,如果是继续作战部队或许还能拼命一搏,但是如果此时恰恰下达撤退命令,那整只队伍就像没了魂没了主心骨,相互之间互不信任觉得只有靠自己才能活下去,各行其是,就会发生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原本好好的队伍一说撤退马上就是大崩溃现象。到时可不是说撤退了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了,而是想着我不能落后了兄弟部队否则被吃掉的就是我,大家你争我夺的“往前走,不落后”,一开始可能是一个班,后来一个排,后来一个连,再后来营、群、旅(团)等的扩散开来,就是大溃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僵尸部队4崩溃报告解决方法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