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明治维新卡池攻略一览
日本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
明治维新三大政策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
维新三大政策分别是 富国强兵:进行军制改革,将以往各藩的藩兵归入国家体系,同时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废除原先的武士阶级特权,特别是从平民中征兵,建立了新式常备军。
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新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改变过去崇信佛教的传统,甚至一度出现灭佛毁释的浪潮;对于一般生活习惯则加以诱导引领,过去日本人很少吃肉,但维新时期甚至出现了明治天皇带头吃牛肉的现象。
殖产兴业:用国库资金官办官营了一大批实业企业,后来又按较低价格将这些国有企业卖给蓬勃兴起的财阀以鼓励民营资本发展,同时按照西方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
一、政治方面,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二、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三、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期间,国家一穷二白,则其财政困难局面是如何解决的?
日本国债的从无到有,并逐步在世界市场中树立日本的主权信用
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天皇集团刚推翻幕府统治,并无太多的财政收入,大多数的财富和地域都被日本国内的领主名门手里握着。大名们又大多自私自利,财税又不上交。贸然的强取必然会迫使大名们的联合反抗,天皇想进行的维新变革,举步维艰,也左右为难。早期进行的资本主义初级工业化进程无从开展。连修建一条铁路都是没有资金支持的,可想而知是多么艰难。
但是最终,天皇集团找到了出路,那就是发行国债。但是发行给大名们,大名也是不信任的,最后日本发行国债给了伦敦的债券市场,以本国的全国海关收入做担保,拿到了近百万的英镑,并在10年左右的时间,偿还了这笔国债,国际金融市场渐渐有了日本的主权信用。
日本拿到这笔资金,建设了东京到大阪,以及京都到兵库,东京的横滨的铁路等。
巧取藩地财富并取消,及降低武士的工资
天皇政权刚刚到手,现在根本没有实力和各地强藩主们对抗,所以,日本高层采取了,暗度陈仓。在天皇下达了废藩置县的诏书后,采取国债抵资产,并兑换等额的资产,并且帮大名领主们还债(很多名门都有外债,严重的入不敷出)。所以这一政策的实行,无疑是救了很多接近破产的大名,并且实力雄厚的大名的资产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可以拿到国债的利率,就是利息。得到了各地藩主大名的支持。
不出意料的是,天皇集团收获了一大笔资金在手,就算偿还了一些债务问题,留在手里的真金白银约有2000万英镑左右。
在藩地取消后,武士(藩地的家臣,效忠于领主们)的工资就没有人开了,前面没取消时,都是领主们开工资。还是国债,但是本金需要10年以后或者30年以后才能兑换,当前只付给你利息,足够你温饱的钱。反向操作了一波,这里不得不佩服,当时的日本高层是真的聪明。早期,日本国内武士工资的支出要占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
藩地财富的中央获得,以及武士工资的变相扣减。本国最大财富的收集与每年最平均财富的支出减少。让日本财富从一穷二白变得富裕起来。
解决了心头大患,这个资金问题后,国内发展如同洪水般一路高歌猛进,一跃成为东亚军事主义强国!
本人认为
日本的富强主义进程并不是一个国债因素导致的结果。是日本国内上下强国觉醒之心的一次共同努力,并且国内外相对十分稳定,为维新革命创造了一个好的土壤环境。试想就算天皇集团获得了财富,但是如果各地藩主,领主大名们不支持维新革命,最终还是会失败。
对比清朝末期的慈溪新政策,有钱也有能力做好富强的路。但是朝廷内外环境不稳定,朝内政见不一,对新政视同为洪水猛兽不支持,并且领导者的觉悟不彻底,并没有让新政的执行贯彻下去,只做做样子,搞了洋务运动。所以才会在甲午战争中那么的不堪一击,和注定失败。
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一别成久违
当前,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193个国家中遥遥领先,而回想一百多年前的明治维新时期,外有西方坚船利炮虎视眈眈,境内武士革命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两相对比,简直难以想象。
然而,近代日本就是与众不同,似乎有着火山一样的磅礴力量,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其前进的步伐,就在常人看来进退两难的时候,明治政府却毫不犹豫擎起维新大旗,以期通过“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让国家蜕变为亚洲强国,从而令西方列强再不敢肆意欺凌。
但理想是美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摆在眼前,尽管幕府统治日本长达二百余年,但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家当,维新政府要想变革图强谈何容易?但事实证明明治维新成功了,近代日本通过改革发展壮大起来了,西方列强再不敢对其睥睨斜视,而是尊重有加。那么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是如何解决财政困难局面的呢?
高度重视田赋收入,将其作为国库核心财源
一直以来日本的主打产业都是以农业为主,尽管境内山地多于平原,农业生产用地很少,但1880-1900年间,人口还是由3500万涨到了4500万,这说明日本的农业耕地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丰富的,而这也成了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维新政府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田赋所得占到了8成,足见土地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到1890年代,虽然政府增加了税项,对油盐酱醋糖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开征了消费税,但田地收入依然占到国库收入的60%,土地作为政府最大税源的基础性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农产品出口,被视为政府的重要外汇支撑
幕府时期,茶叶和蚕丝一直是日本与周边贸易往来的主要农产品。明治维新之初,欧洲自然灾害严重,日本多将蚕茧出口至此,获得了可观的外汇收入。后来欧洲消除了蚕害,日本便以蚕丝出口,生丝产量由1868年的230万磅增加到1893年的1020万磅,外汇收入依然不菲。据统计,在1900年前的25年时间里,日本出口总值的42%来自于生丝的出口,由此可见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土地。
劳动力对外输出,成了除茶叶、蚕丝外又一重要外汇来源
幕府时期,日本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明治维新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改造后,农业富余人员响应政府号召,到国外“淘金”,他们以美国夏威夷、加州为落脚点,或前往拉美寻求发财之路。
结果这些人凭着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赚取了可观的报酬,他们省吃俭用,将劳动所得的大部分寄回国内,助力政府外汇收入锦上添花,从而为日本的工业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上可见,维新政府在实行前无古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改造时,正是国家最为困难的时候,可以说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但新政府波澜不惊,淡定自若,充分运用土地、农产品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势,从而解决了当时紧迫的财政困难,为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FGO明治维新卡池攻略一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