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帝国游戏攻略(海洋帝国游戏攻略大全)
孙恩起义如果成功了,会建立一个海洋帝国吗?
不会。
中国天然是一个陆权国家,而且在孙恩的年代,人类对于海洋知之甚少,航海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业,后世的鉴真东渡日本,一共尝试了6次,才最终成功。
在古代,来自海洋的收益,要远远比陆地少的多,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和认识相当初级,顶多就是珍珠、珊瑚、海鲜等奢侈品,在海洋上做事的人,大多都是在陆地上的军事政治斗争被打败,被迫南迁,到海边去讨生活的,一般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
陆地,是古人们的热望的稀缺资源,苦心人,天不负,只要辛苦劳作,土地就总会有产出。所以,不管历朝历代的皇帝或者造反者们,虽然斗争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宗旨只有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孙恩起义军也是如此,他虽然在海岛上建立了一个基地,但是他的经略方向是大陆。他不厌其烦地向东晋的都城建康——现在的南京发动冲击,本就是想登陆上岸,建立大陆政权。他远避海岛的初衷,也并非有意往海洋开拓,而是取海岛地利之便,让东晋的王牌军队——北府兵想打的时候,打不着他。孙恩每次只要打了败仗,就退回老巢,三年来,总有四次被打的丢盔弃甲。
到了最后一次,他冲击宁波上岸未遂,顿生人生无常之感,投水自尽。
孙恩一生,都在努力上岸,海洋不是他的事业,他从本质上还是一个农民,向往大陆。
真正建成海洋帝国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其原因是因为在陆地上实在待不下去了,人口增长快、土地产出低、列国争霸频繁剧烈、还有土耳其搅局等,他们是为了发财去找的贸易通道,但无意间发现了新大陆,并通过最原始的掠夺方式获取财富。
那时,已经到了16世纪了,比起孙恩所在的400年前后,整整过去了1000多年。在这1000年中,中国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使得大航海时代在技术上得到了保障。
哥伦布航线穿越了大西洋,为什么这么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值得大书特书?因为世界史上,从来没有哪艘船能连续2个月保持不见陆地的航行,恐惧、风暴、叛乱等时刻威胁着这支小船队。如果不是哥伦布意志力过人,可能他们就中途折返了。
哥伦布说:再有3天看不到陆地,就返航。
历史上如果没有这3天,新大陆还会在人类的视野之外,亚欧非大陆依然会陷入陆权争夺的窠臼里。
孙恩的起义军,他们的航行路线,始终离大陆不远,是内海航行,风浪、补给等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他们也不敢离的太远。在那遥远的未知的洋面上,自古就流传恐怖的传说。
中国大陆的地缘性质,决定了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强国。每一个统治者占据了内地之后,都不会允许在南方存在另外一个政权,哪怕这个政权已经放弃了在陆地上争霸,只发展海洋事业,霸道的中央王朝也不允许。缺少了陆地资源支持的海洋国家,仅仅靠着一两个海岛的资源,如何能支撑得起建立一个帝国所需的消耗?
历史上,南宋放弃了陆地霸权,转而经营海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海洋帝国的朝代,但是元帝国一样胜勇追穷寇,非得将南宋政权消灭不可。中国王朝第一次走向远洋的尝试,就这样被来自大陆内部的势力,轻易击败。
至于孙恩所处的时代,他绝无可能具备建立一个海洋帝国所需的人力、物力、知识技能等资源,等待着他的,必然是来自陆地王朝的海禁、讨伐等敌对行为,如同清王朝对待台湾的明郑政权一样。
孙恩起义如果成功,从中国人固有的大陆观念和其作战意图可知,及时他起义成功,也不会建立一个海洋帝国,这是也是古代中国一直没有像西方一样建立庞大的海洋帝国的原因,令人痛惜。
孙恩起义是东晋末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由浙东地区五斗米教扛把子孙恩组织的一场农民起义,孙恩起义从浙东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大规模发挥了水军优势,一直打到东晋都城建康,但最终在东晋朝廷军队的镇压下,以失败告终。这次农民起义是农民起义中首次使用水军,并且孙恩发家于浙江东部群岛,所以很多人会问假如孙恩起义成功,会不会建立一个海洋帝国,答案是不会。
一是从孙恩起义的进攻路线,是一路北上,其战略意图还是推翻东晋朝廷,起码要占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虽然在浙江东部群岛有很多他的战略后方,但他没有继续南下开土扩疆的意图,甚至在战败后,也没有南下建立海外基地,由此可知,他并没有建立海洋帝国的意图。二是中国历朝历代深受大陆思想影响,一直对海外不感兴趣,同事当时深受航海技术影响,也无法去建立一个海洋帝国。孙恩起义与明末清初郑成功的反清复明的作战情况很相似,即使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在航海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也没有去建立海洋帝国,依然北上,依然是大陆思想。
综上所述,通过孙恩的作战意图以及大陆思想的影响,可知即使孙恩起义成功,也不会建立一个海洋帝国。各位,你们认为呢?
孙恩起义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南方沿海地区为基地,对内陆朝廷的起义战争,但丝毫没有成为海洋帝国的希望。
孙恩起义前后发生过数次战斗,其基本经过都是一个模式的:义军被官军在陆战中击败,然后逃入岛上。然后趁着官军松懈,从海岛上杀回,占据一些边缘县城,掠夺周边物产。最后,被闻讯赶来的官军再次击败,退回海岛。
从这些战斗中,大家就可以发现孙恩的那些沿海小岛基地,其实根本没有支持他建立地方强权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官军懒得去追击到岛上,而岛上的几百号人都必须定期到大陆上打劫的原因。如果几个岛屿,连维持几百上千号人的能力都没有,谈什么建立海洋帝国呢?
中国在隋唐之前,南方的经济开发一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这种开发,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带。更为南方的地区,不仅只有小块被开发后依附中央的农业飞地,周围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组成的山寨和山城。就算孙恩控制了浙东一些地方,也基本要在官军和蛮族部落之间被夹击。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薄弱,所以在技术上也无法支撑起一个强大的海洋帝国。当时中国沿海搞近海航行的主要是被汉族与中央歧视的蛮族沿海居民为主。而对外有限的海洋贸易,主要是印度人在负责。后来的法显就从孟加拉坐印度商船出航,经过锡兰岛和南洋群岛,一路回到山东的明州。这样的远距离航海技术,此时的中国是没有的。
所以你让孙恩在控制某个沿海县城和几个小岛后,就建立一个海洋帝国,是绝无可能的事情。既没有足够的资源,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维持生存的长距离贸易。就算独立发展数十年,都只能说一个贫困的地方势力。这样的群体,不做海盗很难。
最后,孙恩死后的更大起义,事实上是在新领袖卢循的指挥下,走了另类路线。残存的义军航海漂到广州,进行了坚决的路上北伐路线。这个时候,义军才真正的成规模。船舶才造的更大。这种根本无法用于远海的平底楼船,只能用来在内湖水网间打呆仗。
义军的最后一战,就堪称人类大规模水面战历史上的奇葩。官军和义军都在内湖里,大造楼船,并用上面的拍竿互相敲击。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水战,就在敲打、撞击中开始,在无法航海的平底船碎了一地后结束。
这样的技术条件搞海洋帝国,开什么玩笑!
不会。孙恩起义只是以海岛为基地,不断对大陆进行扰袭。即使在遭到晋军攻击最紧张的时候,他可也没有丝毫考虑海外殖民。所以,孙恩依旧是传统的大陆型领袖。如果孙恩能够推翻晋朝夺取江山,他将很快和过去的皇帝一样,安心于大陆统治,并不会去拓展海洋方面的战略。
如果郑成功没有早逝,真的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华人海洋帝国吗?
不能
郑成功在海上的成功,其实主要原因是依托的明朝或者说是大陆。
郑家拥有如此的势力,依靠的就是通过明朝对外进行的贸易甚至是走私,获取的大量金钱。
而郑成功就算不死,但满清已经占据了大陆。也就是说,郑成功失去了货源地,他将没有货物与西方交易换取大量的金钱。
而反过来,掌控着货源的清朝却可以因为货源的优势与西方列强合作将其剿杀。
所以郑成功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因为在没有大陆支持的情况下,他没有可以维持强大海洋帝国的经济来源。
最终只能在清朝与西方的联合剿杀之下败亡,事实上历史上也正是如此。
不可以!
如果可以的话,蒋介石先生可没有早逝。
蒋介石足足活了88岁。
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不仅仅是外交口号。
真的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离不开中国的。
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旁边不会有海洋帝国出现的。
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未来也不会有,这是定律,不是口号!
任何一个大陆强国傍边也不会有海洋强国出现。
英国之所以可以做一个海洋强国,是因为欧洲大陆不给力。
郑成功以海盗起家,贸易立国,他需要市场,需要资源和产品,这都是硬件,硬实力。
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还需要软实力,郑成功的软实力在哪里?海盗文化吗?
海盗那有什么文化!海盗们追求的是财富,把海盗们聚合起来的也是财富。
而,一个国家民族的形成和建立,首先是有文化上的需求,和钱没有关系。
历朝历代,古今中外,去翻翻历史书,哪一个伟大的国家,长期的政权不需要大文化人呢?
全部需要大文化人参与建设。
一个人,读书读成了大文化人,还会去做海盗吗?
历史上郑成功身边也没有大文化人辅佐他呀!
郑成功能做的到最好结局无非是“高度自治”,没有其他可能性。
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还是人才储备,还是经济潜力,还是地缘现实,都不可能支持郑成功独立建立什么海洋帝国。
关于海洋帝国游戏攻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