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之怒:反攻德意志游戏攻略
日军俘虏为苏联红军打德国人的电影叫什么?
1,范冰冰参演的韩国电影《登陆之日》里面就有苏联让日本战俘做苦工,到欧洲去和德军作战的情节。
2,《紫日》的开头片段(T-34狂虐日军)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联合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于2001年4月11日在中国上映。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3,《命令:不准开火》(Prikaz: ogon ne otkryvat)是一部战争题材电影,于1981年上映。
4,《命令:越过国境》是1982年上映的战争片,由Yuri Ivanchuk执导,Vladlen Biryukov、Natalya Yegorova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二战末期,苏军一小分队进入日军防御堡垒用血肉之躯炸掉堡垒,而苏军坦克兵团在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日军的增援兵团相碰,同归于尽的故事。
5,《末代皇帝》(尊龙,陈冲版,有溥仪被苏军俘获的镜头)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主演的传记电影。该片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其3D修复版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
6,《远东特遣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红军的远东正规作战部队中,活跃着一只主要由中国抗联战士组成的第八十八侦察旅(又称中国旅),他们机智勇敢,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是闻名整个苏联红军的奇兵。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FG同志决定出兵东北之前,曾下令这只部队派遣二百多支苏联红军小分队深入日寇敌后进行侦察、间谍和破坏任务,为解放东北做准备,直至最后取得胜利。
7,登陆之日的中间片段(诺门坎战役)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
为什么有人说库尔斯克战役战术上是德军胜利,战略上是苏联红军胜利?
历时40多天的库尔斯克大会战,是苏德战争中规模最大、紧张程度尤为惨烈的一次会战,也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是役,双方军队精锐尽出,逐次投人兵力共达40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近7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3万辆,飞机近12万架。德军统帅部为了赢得这场决定性会战的胜利,调集了苏德战场乃至整个德军的所有王牌师参战。苏军也投入了近300万人的庞大兵力,几乎占到了整个苏军兵力
的一半。血战月余,苏德双方均损失惨重。德军在会战中损失官兵50万人,坦克1500辆,火炮300飞机3700架。苏军的损失超过了德军,仅人员伤亡一项就达80万人。就战果上讲德军是占绝对优势也正明了战术上的胜利。但重要的是德军没有达成战略目标,而苏军打成了战略目标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通过两国领导人和指挥官的话我们可见一般。
斯大林热情洋溢地评价道:“如果说斯大林格勒的失败预示着德国已经开始走向没的话,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遭到了灭顶之灾。”
德军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则痛心地写道:“由于“堡垒’战役的失利,使我们费巨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装甲精锐毁于一旦,以至于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战力。……毫无疑问,从此之后的战场主动权将掌握在俄国人的手里。”
曼施坦因在他的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写到“我坚信,库尔斯克是我们的地狱。在我们行将灭亡之前,我们残忍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许我们能打死或俘获大量的俄国人,但这种拼消耗的战法应该是每一支聪明的优秀军队所力求避免的。在进攻当中我所做的一切,都将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德国士兵的生命为前提。胜利就像一个挂得太高的苹果,我们尽力跳了,但不知能不能碰到它。”
战术上德军也没啥值得吹嘘的,堡垒计划的核心是德军装甲部队南北对进,包围苏军三个方面军的主力,结果背面莫德尔元帅打了几天就不打了,南面曼施坦因倒是突进去几十公里,但有啥用呢,包围不了苏军,反而把精锐消耗殆尽,很快就被苏军的反击打的节节败退,三个月后就把基辅丢了。
OK,关于红军之怒:反攻德意志游戏攻略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红军之怒:反攻德意志游戏攻略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